商業思維學院|幕僚社|Gipi:怎麼樣才能招到對的人呢?

想知道如何找到對的人,首先要先定義「對的人」應該具備哪些條件,包含專業技能、個人特質與價值觀。

常見的企業使命、願景、價值觀是基本條件,記得要用組織策略的角度去思考:怎樣的人適合加入團隊?我想要用這個人多久?找人切勿著急,寧缺勿濫,避免趕鴨子上架。先好好分析公司的狀態,思考長遠來看公司需要怎樣的夥伴。

目前的職場風氣較不常見一個員工在公司內任職二三十年的狀況,若公司想找的是這樣的人,往往只能考慮個人價值觀與性格,較難同時衡量對方的專業能力。以目前常見的招聘需求,一個夥伴可以共事2~3年就很夠了,並能同時判斷專業技能與個人特質是否吻合一起工作的條件。

公司最真實的價值觀,體現在這間公司獎勵與懲罰哪些人。而價值觀也是招聘時的核心關鍵點,如果有一位應試者的能力普普但價值觀相符,會比能力很好但價值觀不合的對象更適合共事。

在招聘夥伴時,我們會綜合考量這三點:能力、人格特質、價值觀

專業能力是可以培養的,但價值觀的養成是經年累積的結果,難以在共事過程中改變對方,這也容易讓雙方都很辛苦。若我們想深入觀察對方的價值觀為何,通常會詢問對方:「為什麼這件事對你這麼重要?」藉此探究對方背後驅動的動機是什麼,而這正是對方核心的價值觀所在。

阿里巴巴鐵軍招募

價值觀需要被詮釋並定義行為描述,多數公司有對價值觀的要求,但缺乏行為描述,將所謂的價值觀具體地體現。好處是可以讓員工知道哪些行為是會被鼓勵的、正確的。

第一線員工能夠圍繞在這個標準上執行任務,那麼在組織管理的執行上,便能縮短主管與部屬之間的認知落差。若公司目前還沒有價值觀,也沒關係,可先以創辦人或主管自身的價值觀為替代方案。

Gipi的招募要求範例

Gipi自己在招募人才時考量的要點為例:

誠信識別

招募時詢問履歷上的成果與對方執行的細節,或者過程中遭遇到的困難。若對方是實際負責的人,便能提出具體的經驗描述。反之,若對方支吾其詞或回應很模糊,則會對對方的誠信程度感到扣分。

Ownership識別

主人翁性格的判斷,會設計場景題(軍醫院

多數人可以回答出先為病患進行檢傷分級→問題分析。

提出確認床位與醫護人員有多少→盤點現有資源。

更進一步的,對方可能會提問後勤補給有多少醫院,距離多遠?→試圖取得更多資訊以找出更多資源。

思考脈絡更完善的人,可能會提出讓輕症病患照顧重症病患,設定小補給站,讓輕症病患可以在中間點得到基礎治療等→將資源極大化,充分發揮每個資源的價值。

還有些人,表示會提供警備醫護人員,前往第一線就地支援,協助國家打勝仗→願意嘗試做超出自身職責的事情,把公司的目標當成自己的目標。

個人特質組成

如何識別一個人?

我們可以把人的整體區分為表象與潛在:

表象(易於識別與改變):行為、知識、技能、經驗

潛在(不易識別、不易改變):價值觀、心態、社會認同、自我形象、個性、人格、內驅力、動機

表象的因子很容易觀察,一般的提問與面對面互動便能觀察。然而潛在的因子則需要透過更多面試技巧來挖掘。

深入了解潛在特質

面試技巧

在面試過程中如何把對方的特質挖出來?

  1. 要求對方解釋作品,包含客戶需求、設計思路、基礎問題等,觀察對方在面對問題的思考路徑是否全面,能否打中痛點。
  2. 詢問對方對社會議題的看法,藉此了解對方的價值觀,觀察他面對社會問題的時候,會以什麼角度來看待。
  3. 觀察對方怎麼看自己,自我價值感高或低。有自信的人,不太會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,他們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自我認可的,不擔心別人的批評。(可以思考自己想找的是有自我想法的人或是想找服從命令的人。)
  4. 提出挑戰性問題,觀察對方的反應,會不會當下卡住?或者能坦然接受被質疑的地方並提出回應。
  5. 請對方提出自己的興趣喜好,或者廢寢忘食的經歷。多數人會以工作的經歷來回答這題(安全牌),若對方以此為答案,則會更深入詢問為什麼這件事令你廢寢忘食?為什麼這件事這麼重要?同時觀察對方的答案是否前後一致。

盡可能問對方:為什麼這件事對你很重要?對你的價值是什麼?在面試過程中的所有問題都必須經過設計,否則就算對方給了答案,也無從衡量這個答案是否符合公司想要的人選。在提問的過程中,不忘觀察對方是否有願意解決問題的利他心態。

面試時的提問技巧

提問技巧

  1. 不設偏好/明確偏好
    表露偏好可能會讓面試者推測你想要的答案而回答。
  2. 微表認同/明指錯誤
    是否要表示認同鼓勵對方繼續說,觀察對方是否會順應你的反應而改變話鋒。
    直指錯誤則是為了觀察對方如何面對被指出的錯誤,是放棄溝通或者坦然討論。
  3. 點到為止/提問到底
    提問到底可以知道對方真正的動機與價值觀,也能判斷對方的專業水平。
  4. 相似案例/衝突案例
    相似案例多問幾個病稍微轉換場景,可以觀察對方是否前後一致。
    衝突案例則可以知道對方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與溝通模式。

基本原則

  1. 尊重面試者:不口出惡言、不恣意批評、遵守約定好的時間
  2. 不過度銷售:記得要找的是適合共事的夥伴,而不是急著把職缺賣出去。
  3. 不過度承諾:面試過程中雖然可以找到相對可能合適的夥伴,但尚未實際共事前,避免給出自己可能無法兌現的承諾,例如保證年薪16個月,但對方進公司後才發現能力不如預期,卻已經簽約無法調整,造成公司的負擔。
  4. 坦承與真誠:在不透露隱私的程度下,讓對方知道關於企業與職務內容的真實情況,縮短現實與期待的落差。

不客套、不假掰

最後也最重要的,在意的問題就要問出來,別因為不敢問而錯失機會,用禮貌但真誠的態度提初想了解的問題,在面試過程中盡可能搜集自己想知道的資訊,了解對方各方面行為的背後動機,以及核心的價值觀,才能多方評估對方是否適合加入團隊。

商業思維學院

想學習更多商業思維知識嗎?
歡迎加入商業思維學院,和我當同學,一年時間一起變強!

商業思維學院

如果這邊文章對你有幫助,歡迎分享給需要的朋友

臉書留言回應